聯絡我們

文章分享

文章搜尋

 
播道書院
播道書院為一條龍英文中、小學,位處將軍澳至善街七號,於二零零八至零九學年設有小一至小三、中一至中三共六級,往後中、小學續年各增加一級,直至全校達十二級為止。

開校首年,播道書院已定下明確的異象和使命。學校相信每位學生為 神的創造,擁有 神的形象,因此,學校致力發展學生在心、性、意、力四方面的潛能,培養他們成為僕人領袖,愛人如己,並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愛神。......

傳承與轉化
今年是中國基督教播道會一百二十週年會慶,是同人當回想、感恩,感謝昔日播道會先賢領受從神而來的異象和使命,來華廣傳福音,建立教會、牧養信徒、培育領袖。今年十月,也是播道神學院踏進七十六週年。播道會能有自己宗派的神學院,也是藉賴神的恩典賜下異象,而祂的忠心僕人願意領受始成。...

耶和華為我們行了大事
播道醫院內不同的地方都展示了一些聖經的經節,其中一段是詩篇126篇3節:「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

播道醫院於1965年3月開始時只是一座三層高的院舍,不過建院時的地基已預備了將來可加建兩層。醫院是在八十年代初期進行加建,1982年3月7日下午,我們在當時三層高院舍的天台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擴建動工禮。為著紀念醫院歷史裏的這個里程碑,我們做了一塊石碑,放在三樓電梯旁的牆上,直到今天。

不變中的萬變
驀然回首,我在播道兒童之家的工作不知不覺已經10年了。這10年間,見證著香港福利制度的改革和日趨複雜的家庭問題。留在腦海裏最深刻仍是一張張孩子的笑臉,一些片斷,印象猶新.......

總會報告
當執筆的時候,四川和緬甸的災情仍是我們心中的擔子。我們相信捐助會對災民有幫助,所以我們都呼籲各堂肢體奉獻,藉各個援助組織幫助災民度過艱苦,然而,主的門徒不可忘記禱告,就是向那愛我們的主禱告,祂是全能的神,大地也在祂掌握之中。許多人不明白或許會問:「為甚麼發生這樣的天災?」神豈不是早就藉聖經告訴我們,末後會有各樣的災害嗎?這正好提醒我們,主再來的日子近了!讓我們問:「當怎樣行,才能回應神,並彰顯主的愛?」當人人努力拯救被困者生命的時候,我們又可有熱心搶救人永恆的生命嗎?......

播道會第八十九屆年議大會概要
播道會第八十九屆年議大會已於本年六月二十一日,早上九時至下午五時,假本會港福堂舉行。

今屆主題:「舉起救恩的杯-反思教會使命」,與120周年主題「舉起救恩的杯」息息相關,詳見另文「主席的話」。

早上的敬拜,邀請了盧炳照牧師分享主題信息「舉起救恩的杯-反思教會使命」,盧牧師以羅馬書十二章1-2節,鼓勵教會事奉以感恩為基礎,並鼓勵會眾及教牧對教會委身、對教會使命委身、對教會的更新委身。盧牧師其後分享香港教會現今的處境和挑戰,並從使徒行傳二章42-47節,指出向初期教會的四個學習:切實學習神的話、作服侍的群體、活潑真實的敬拜、實踐佈道和宣教。......

主席的話:舉起救恩的杯-反思教會使命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總會八十九屆年議大會於二○○八年六月二十一日(週六)假本會港福堂舉行,行見本會四十八間堂會,多個機構之領袖們,在聖靈恩領下,群策群力,作一年一度之家庭大團叙、培靈、與議事!

吾人除了在組織上需要會議外,作為神的兒女們,我們何等需要重溫使命,領受信息,更因本屆躬逢播道會一百二十週年會慶,執委會以本次年議大會為會慶之揭幕禮,遂在慶典主題「舉起救恩的杯」之後,加上「反思教會使命」,作為八十九屆年議大會之主題,主內牧長盧炳照牧師早於八十年代參與本會事奉行列,歷任本會活泉堂及加拿大一教會主任牧師、香港差傳事工聯會及遠東廣播公司總幹事等職,並義務擔任本會數間堂會之顧問牧師,本會敬邀擔任今屆年議大會講員,願 神恩上加恩,力上加力,賜福祂忠僕在講壇上之事奉......

舉起救恩的杯
「我拿甚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詩116:12-13)

昨天、今天、明天,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有時候我們會以為是很自然的事,誰知每一天都是 神所賜的。「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127:1)120年來,若不是 神帶領,我們不能為主做任何事,教會也是祂的,所以這些全是恩典!我們願意在這時候同舉主救恩的杯,稱揚主的名。......

播道會120週年紀念特刊籌備小組
感謝神,「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在中國扎根傳揚福音已有一百二十年的歷史,我們要繼往開來,秉承以往忠心的牧者、傳教士及教會領袖的佳美腳蹤和見證,薪火相傳,努力向前奔跑主的路,直到主再來的日子。

為了記念播道會過往一百二十年的歷史和展望將來,「播道會120週年紀念特刊籌備小組」將會配合「播道會120週年籌備委員會」的慶典活動,計劃有以下的文字工作...........

播道會120週年---佈道慶典
回想十九世紀一名丹麥青年,為向未得之民傳揚福音而委身宣教工作,特別立志向華人佈道,以致促成了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的出現。是的,120年前寬夸倫牧師憑著單純的信心來到中國,在勢單力薄,困難重重,經濟拮据的處境中,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向中國人傳福音。

今年,是我們慶祝播道會120週年會慶的一年,總會持著播道會創辦的宗旨:「高舉基督,廣傳福音,發揚基督真理,培養信徒靈性;並聯合各堂及直屬圖體完成基督的託付」,以「舉起救恩的杯」為主題,擺設豐盛的筵席,希望播道人人得飽足,失喪靈魂蒙救恩。......

向神獻上感謝和讚美
2008年在我心中有兩個大日子,一個是中國成功舉辦世界性的奧運會,另一個是我們屬靈大家庭: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成立120週年紀念。

感謝主,1888年神揀選了美國、瑞典、丹麥國家的宣教士,不怕辛勞,從老遠的地方來到中國,播下救恩的種籽,並且得到後人的栽培,讓播道會在香港成為基督教數大宗派之一。到現時為止,我們共接近五十間堂會,五間機構,這真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會友同聲讚美和感謝愛我們的主耶穌。......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120週年籌委會宣傳組》
身為120週年慶典活動的宣傳組,我們肩負著為「120週年」活動做「信鴿」的使命,包括推廣及傳遞訊息,鼓勵會眾參與慶典活動。雖然兩句說話可以涵蓋了宣傳組的工作目的,但執行起來殊不簡單。......

靈泉堂:所以你們要去……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們的門徒,沒有傳福音的,未信的如何能得聽福音和相信呢?

  靈泉堂發展到某一階段,便思想開設分堂,在新的地方和據點向當地人傳福音,先是設立工作小組,開始查經班、婦女小組、温習室、兒童工作、主日學,找到適合的地方和足夠的慕道者,便開始主日崇拜,有足夠的財力便購堂址。

  這個模式,很多時都是開始設立分堂的典範。每次開分堂,都會有一班核心的會友出去,到陌生的地方,未明的區域,用愛向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廣傳福音。.......

播道會甘泉堂大事小記
甘泉堂是播道會總會傳道部在慈雲山區開植的堂會,1965由宣教士韓德純牧師,本地同工張睦友先生,以及會內多位滿有事主熱誠的信徒同心開拓,至今已接近四十年。...

福泉堂的回顧與前瞻
感謝神!福泉堂的金禧堂慶剛於去年10月完成。不少海外會友相約「回家」一聚,韓德純師母和她的兒子一家也專程由美國來港,分享宣教士在福泉的開荒歷史和經歷的恩典。弟兄姊妹都深深感受到神是創始成終的上帝。當教會願意跟隨主的旨意而行的時候,「長大成人」是一件必然的事。在此,讓我就著教會地方上的轉變,簡述福泉堂如何經歷上帝的預備。......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觀塘福音堂歷史
多謝月報編委會吩咐我要寫觀福的開始,在教會的檔案櫃中搜尋,給我發現了一批發黃了的播道月報剪報及觀塘福音堂堂務委員會第一本會議記錄。看後,更感受當年總會的傳福音熱誠及設立堂會的過程.......

窩福堂:生養眾多……
1976年4月窩福成立,起初聚會約有三十多人,一半是中產的中年人士,另一半是播道會的西教士,而第一位窩福堂的全職傳道同工,就是蘇穎睿牧師。經過幾年的努力耕耘和神的保守,到了1980年4月窩福正式自立時,人數已有三百多人。從1981年至今,窩福已先後植了九間「子堂」和三間「孫堂」。時至今天,在窩福「子堂」和「孫堂」聚會的總人數,相信已超過一萬人。除了植堂工作外,窩福也有差遣和支持宣教士到世界不同的地方去服侍「未得之民」,當中包括泰國、緬甸、中國、日本和烏干達等地。此外,還有很多弟兄姊妹在職場上忠心地為主作見證和發揮他們的影響力。......

屯福到屯恩
我們開始申請公屋時,求神帶領我們去祂賜給我們為居所之地方,神就引領我們入住屯門大興村。

尋找教會
跟著要尋找合適的教會聚會,我們不想憑己意隨便到一間教會,求神帶領我們,到祂想我們在其中敬拜及服事祂的教會去。去了好幾間教會,但都未感覺到要留下來,這時我們想起有一次在恩泉堂聚會時,曾聽說過在屯門開了一間教會,訪查後得知是在何福堂中學對面的一間書室內,在主日有崇拜,這才知道「屯門福音堂」在那兒。到了主日,我們一家三口去參加聚會,那書室的面積我已記不起,只記得除了擺放書櫃外,剩下的空間可夠我們用作聚會。在這裡除了陳牧師一家四口外,還有張先生一家四口,一位教書的朱姊妹及一位中學生江弟兄,那時是一九八一年的一月,我們去了一次,其後又再去其他堂會,同樣的未知該留在那一間堂會。...

細說當年道真堂-訪陳丘望平
發展歷史

1949年年因政治關係,總會與香港脫離關係,大部份總會同到香港工作。

1950年,梁貴民、何道彰牧師想在鄉村建教堂,(播道會一向不太注重教堂的大小和形式,只注重佈道,所以有大部份在鄉村及偏僻的地方傳福音。)於是想起西教士溫道真有遺產八仟元,梁牧經重重手續在匯豐銀行取回八千元,便用三千元買了三千呎菜地建教堂,1950年7月畫圖則,9月完成,共用了三萬元,美國婦女團捐了一萬元......

恩泉堂與她和他-訪謝樹泉伉儷
要認識恩泉堂的歷史,文字的資料故然重要,但我們亦從人的角度看恩泉堂的轉變,故特別訪問了兩位「老恩泉」-謝樹泉伉儷,嘗試從他們眼中看恩泉堂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