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我的栽培理想

年份: 2010

作者: 李可珊

執筆之時正是日本桃子收成的季節,朋友從日本帶來白桃子給我和丈夫品嚐,一吃,讚不絕口。日本人對種植栽培水果有一份執著的熱誠,從桃子肉汁多、味香甜就感受到栽培者認真、講究。聞說日本人精於研究每種水果在怎樣的土壤、水質和氣候下能夠長出最優質的果子,他們會好好保養種植的環境,改良種植方法來充份利用天然優势,以致能夠一直保持出產的質素。教會借用「栽培」一詞,喻意初信成長的過程好比農夫栽種幼苗一樣。耶穌在福音書裡也多次用種植的比喻來說明關乎靈命成長的重要真理。栽培靈命與培植優質水果有著共通的理念:人的努力還是要配合天然的成長要素,讓幼苗盡量吸收天然養份,結出質量高的果子,最終叫生命生生不息地成長。

靈命培育有如農夫將種子放在合適的天然環境土壤裡栽種一樣。聖經是栽培的土壤,供給生長的養份,聖靈是天然的陽光。聖經供應神啟示的真理,聖靈賜予引導人明白和遵行真理的亮光,沒有這兩樣,好比人將一個果子放在桌子上,天天灑水施肥,不但不能讓果子裡的種子落地生根,而且最後只會腐爛。這顯淺的道理不難明白,但在實踐上,教會很容易忽略了栽培員對聖經真理的掌握以及他對聖靈的倚靠,在揀選栽培員的考慮上,非常粗疏,既不重視培訓一群能按真理牧養初信者的信徒,也沒有聚合事奉者同心為幼苗守望禱告。又有些教會以吸引的專題講座或純感性的敬拜聚會來吸引初信者投入教會生活,結果初信者的生命不能扎根在穩固的真理上,或是單單追求即興、個人的屬靈經驗,信仰欠缺客觀真理的基礎,無法按著神的旨意順服主教訓,見證主真道。

有了聖經和聖靈為栽培的「天然」要素,教會還要用愛心、信心和盼望中的忍耐等候幼苗成長。過往,不少教會的栽培工作只限於用一本數課的栽培手冊教導初信者認識基本真理,以為課程完成了就可以讓初信者在教會裡成長。其實,栽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栽培者與被栽培的人要建立長遠屬靈同伴的關係,常常提供愛心照料,陪伴他們同走成長路,耐心等候,直至他們也能成為別人的栽培者,這樣,教會最終必能看見果子長得結實豐盈,並且生生不息。

執筆之時,在新的實習教會剛剛體驗了兩星期,觀摩了她的慕道班、初信班和導師訓練班。牧者強調以查考聖經作為栽培信徒的主要模式,因此他恆常地招聚栽培的導師們接受聖經集訓,又定期與他們開祈禱會為初信者守望。就是如此簡單的模式,持之以恆,教會穩定地增長。今日,教會的理想栽培模式其實早在初期教會已經實踐了。使徒行傳二章41至42節指出彼得在五旬節宣講福音那天,有三千人成為門徒。他們接著怎樣做呢?聖經說:「(他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 。」

耶穌在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中說:「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五7-8) 生命連於基督就自然成長,將信徒與基督結連的是神的話和靠著聖靈的祈求,有了這兩樣,就必多結果子。

日本人栽種水果的智慧在於明白怎樣的土壤、水質和氣候下能夠長出最優質的果子,他們會好好珍惜和善用天然的資源。我們又能從中明白栽培信徒的簡單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