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播道會傳承系列:燃亮人間

年份: 2012

作者: 林偉俊

世界正在困難當中

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艱難和挑戰的世界。天災人禍頻繁,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輕易地在網絡中,翻看無數次海嘯及地震的報道與錄像,甚至是即時及實在地看見人的生命,一下子就在眼前失去,似乎是難以想像,但卻是在地球的另一個角落實時的發生;此情此景,你可曾問那裏才是安樂窩呢?在這個人人都以自己為先的世代,就算是作為政府的官員或領袖,也實在不易為,單是看見奧巴馬和梁振英上任後頭髮的變化,你就可以感受到今天作為國家的領袖,所面對的挑戰實在不能與舊日相比。國與國、民與民、甚至至親的家人之間,都在高舉自己當得的利益,令世界陷入極度的困難。

 

教會有很多需要

今天當教會領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眾多的需要面對:傳道同工的人事問題、傳道同工與執事之間如何協調?牧養方面:究竟應沿用團契模式抑或小組牧養?教會事工的發展:究竟要如何更新主日學,還是要推行門徒訓練?下一棒該如何承傳?教會如何發展青少年事工?資源運用方面:教會在處理財務上的安排時,應擺放多少資源在對外的奉獻上、抑或該為購置堂址撥備?事工拓展方面:究竟宣教工作,應該是待教會有足夠實力時才思想,抑或不論教會大小,宣教工作都是教會的核心使命呢?對於社會公義的問題:教會對不同政見的立場應如何對應?教會對同性戀的立場是甚麼?教會又是否應該政教分離?面對社會上流行的價值觀,教會應如何幫助信徒發揮作鹽作光的角色呢?

 

但實情是

世界有很多需要,教會正處於困難當中

筆者有一次跟讀中學的兒子去當義工,探訪住在觀塘屋邨裏的一個家庭,雖然一個兩百呎的單位,對兩位家庭成員來說已不算太差;但戶主是一位中了風、行動不便的中年太太,她與患有輕度智障、十多二十歲的兒子同住,可想而知家居是比較混亂和破落。由於女戶主教育水平偏低、又行動不便,她在處理家務、安排覆診,甚至起居飲食的事情上,都顯得非常吃力,所以當有義工到訪,就會請求對方代為辦理一些事情;當然我們可以幫的都願意幫忙,但這只是其中一個有待關心的家庭,他們實際上的需要已經一蘿蘿,更何況他們還有心靈的需要,根本未有被觸及,況且實在不是一次半次探訪就可以切合需要。根據政府統計處2009年出版的報告書:香港殘疾人士總數達438,300人,而長期病患者為1,152,700人,分別佔全港6,940,000人口的6.3%和16.7%。[1]

自然界的災難、奇難雜症突然的臨到,可以使原本幸福快樂的生命,像跌入深淵中無法自拔;政治的鬥爭、戰爭的爆發,亦會使人被吸進無盡痛苦的漩渦。人在面對種種的訴求和挑戰中,究竟心底裏是甚麼在脈動?當人人都主張以「我」為先的心態,世界會變成一個如何的局面呢?人的心靈中,的確是尋求一份安全感,正如中國人說的安居樂業,但這種安穩又豈只是外在的環境所賦予的呢?人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平安,這個世界實在有很多需要。

教會這邊廂又如何呢?有牧者提出教會15個正處於麻煩的特徵:

1.        如果牧者不再研讀神的言語,而只是給予他個人的意見。

2.        如果會眾用更多時間去爭論教會如何用錢和財政預算,而不是研讀神的言語。

3.        神的話語不再成為每一個決策的核心。

4.        集體的禱告不再是教會主要所重視的。

5.        失去了一份緊急的心。(地獄的火不再熱、罪惡不再視為錯、十架不再重要)

6.        領袖們着眼於他們自己的表現與渴求,時常問教會可以為他們做甚麼?而不是問上帝可以如何透過教會的服事去盡用他們。

7.        教會的領袖不再願意被牧養。

8.        教會的領袖們喪失了熱誠,拒絕帶頭走多一里路去服侍,因為覺得這是太麻煩了,情願受別人服侍而不是去服待人。

9.        教會的目標只是為了維持現狀,為了不要讓任何人失望,卻惟獨令教會的元首失望。

10.    教會只是見招拆招,而不是未雨綢繆。

11.    教會的焦點是要建立一所大的教堂而不是神的國度。

12.    教會不再願意憑信而行,因為覺得會犧牲太多。

13.    教會沒有單純地關懷那些在社區中顯而易見的需要。

14.    會眾稱讚講員多於稱讚上帝。

15.    會眾逐漸學會如何靠一個人去牧養所有人,而不是讓每一個成員去擁抱基督的身體,讓整個身體一起去照顧自己的需要。

我們的教會,是否正處於極大的麻煩中呢?

 

我們在這裏真好!?

我時常想起耶穌在登山變像後,彼得所講的說話:「拉比,我們在這裏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聖經告訴我們,當時彼得不知道說甚麼才好,因為甚是懼怕。的確,能夠看見主耶穌的榮耀,實在無比有福;對於基督徒而言,蒙恩得救、藉着耶穌的代贖,不單從罪的綑綁中得以自由,更加在身份上得以成為上帝的兒女,進入神愛子的國度,有永生的盼望,並且在教會中,又可享受舒適的環境,敬拜的詩歌悅耳動人,弟兄姊妹彼此的相愛,個個笑面迎人,又有牧者悉心的關懷牧養,豈不快哉?我們在這裏真好!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環境優美的海灘,有很多人喜歡到那裏暢泳,但這個海灘在大風浪的日子,會有很危險的暗湧;一日,天色突變,有一艘途經的船隻觸礁沉沒,船員紛紛跳海逃生,岸上的人看見此情此境,不理自己安危,奮勇跳進水中救人,獲救的船員都很感激,自此,他們成立一個救護站,看守到那裏游泳人士,救急扶危,並且相約每年在這個海灘聚會,記念他們死裏逃生的經歷;久而久之,他們在那裏興建房舍,方便聚會,閒來渡假,大家都很享受大自然美好的景緻以及朋友聚舊,漸漸這個房舍又再加建好些娛樂設施,成為一所很着名的會所,會員都是身份顯赫的人士。

然而,上帝呼召我們,並不是叫我們成立一個會所,待有資格的人來享受當中的設施;相反,教會應該像一個救護站,為要爭取時間,搶救失喪的靈魂。

 

只有教會能承擔的使命!

l  以賽亞書九章2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當然這個大光,是預言耶穌基督的降生,而耶穌也是上帝最大的啟示,是神自己進入人間,藉着耶穌基督,世人得知上帝的真像。

    教會是由我們這一班曾經走向滅亡的人,被上帝的厚愛挽回的人所組成的群體,我們這個群體有一個獨特的使命,就是要將福音傳到地極。這一點相信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知道,問題是要實踐的話,都是等有能之士去完成吧!

    最近有機會讀到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長曹偉彤博士的分享,筆者想借用他的見解來幫助我們播道會的弟兄姊妹,在充滿需要的世界中,承擔只有教會能承擔的使命:

 

「在新約中,殷切款待是基督徒的標記。殷切款待不僅是禮貌和文明的行為,也是具有深度的靈性…聖經有不少關於殷切款待的教導。羅馬書十二章13節、馬可福音九章37節、希伯來書十三章2節、馬太福音二十五章35、40節…歷代以來,教會所要踐行的宣教的整全使命,包括了回應神在那些『最小』的人身上的臨在,也就是殷切款待那些貧窮、有需要、被壓制的人,參與神的臨在和救贖行動。宣教的整全使命就是參與神的臨在和救贖,那就是跟隨神的腳蹤去關愛、幫助世界上有需要的鄰舍,叫他們的心靈和身體的病患得醫治,可以脫離罪惡和黑暗的權勢。這樣的宣教使命叫神的跟從者殷切款待鄰舍,謙卑地在微小人中作微小人。…因此,殷切款待那些微小的陌生人,是宣教的整全使命一個重要部分。殷切款待是打開教會的門去接待微小的陌生人,歡迎他們進入神的家,關懷他們的需要和分擔他們的痛苦。這些『最小的一個』見於社會每個角落,是一群有需要的陌生人。那麼,教會應如何向這些『最小』的陌生人『殷切款待』地宣教?」[2]

   

    燃亮人間是從自己開始,我們的生命既然被主基督所更新改變,已經不再是為自己而活的生命,藉着聖靈的加力,盼望我們就在上帝給予我們所在的處境中發光。

 

    方向小組想鼓勵播道會一眾堂會弟兄姊妹的,是我們不單重拾過去優良的傳統,着重個人與群體一起同心追隨基督的榜樣,從而與主建立一種深厚的關係,以致個人與整體生命得以轉化,有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生命素質,更重要的是讓播道會眾弟兄姊妹能一起着重教會當發揮的生命,那怕是從「殷切款待」最微小的一個陌生人開始,以完成上帝交給教會,並且只有教會才能承擔的獨特使命。



[1] http://www.hkcss.org.hk/download/folder/rh/rh_chi.htm 瀏覽日期:2012917日。

[2] 曹偉彤:「殷切款待——踐行宣教的整全使命」,《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訊》,20127月號,頁1